新闻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本科教学取得新进展
2010-12-31 11:09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学校“十年腾飞”的战略规划,坚持“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大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除认真抓实本科教学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本科教学体系优质高效运转之外,2010年本科教学取得了以下十一个方面的主要进展:一是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二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引起广泛关注;三是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开讲;四是深入开展“听课月”活动,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五是加强专业建设,开展专业自查工作;六是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启动国家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立项;七是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展现人大特色;八是“质量工程”一期项目总结验收顺利完成;九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迈向新阶段;十是第二届(2010年)暑期学校成功举办;十一是积极组织2010年本科生毕业和学位授予工作。

        一、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12月4日至5日,教务处组织召开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程天权书记、杨慧林副校长出席并讲话,学校有关部处和学院负责人、教学秘书90余人参加。

        程天权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大学最首要的使命和最根本的任务是人才培养。他强调,要培养“学”、“养”兼备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认同感;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整的创新型人才;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建设。他要求各学院认真思考和研究教学方案,继续贯彻通识教育理念,注重文理交叉等跨学科培养形式,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要重视教师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培养,教师要从专业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他希望各学院和各有关部门继续增强使命感,自觉守护大学精神,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推进中国人民大学“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杨慧林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本科教学是学校的基础工作,本科人才培养要高度重视学生素质的养成,重视基础教育。各学院要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继续审视各自的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和培养环节,加强教材建设。他希望各学院、部处齐心协力,继续把本科教学工作做实做好,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会上,教务处洪大用处长作了题为“研究、改革与发展——不断完善的本科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回顾分析了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研究部署了本科教学中长期重点工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负责人分别作交流发言。会议期间,各学院教学院长和相关部处负责人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议题,分两组进行现场交流和深入研讨。各学院本科教学秘书还参加了教学管理工作培训会。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关工作情况受到广泛关注。4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2010年第59期《教育部简报》以《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探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题,介绍了人民大学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本科教育阶段设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有关工作情况。4月14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以显著版面刊发题为《模式创新出英才》的文章,报道了纪宝成校长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问题接受采访的内容。5月13日,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来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座谈,并提出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高等学校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支持人才培养改革。7月3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刊发题为《为优材提供沃土》的文章,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情况。此外,应《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社约稿,教务处洪大用处长撰写《积极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文,发表在2010年第13/14期上。

        自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经过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依托优势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先后设置了经济学-数学实验班、国学实验班、金融学-数学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古典学实验班、工商管理全英文教学实验班等。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实验班毕业人数有121人,现有在读学生460人,占全校本科生总数的4.24%。

        本学期,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学校领导的直接指示和支持下,教务处组织经济学院、信息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等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对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实验班进行了讨论,认真分析了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的现状,总结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基本经验,即:坚持“兴趣第一,优中选优;本硕连读,交叉培养;名师指导,因材施教;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的人才培养方针,并形成了《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成效显著》的书面报告,上报学校和教育部。

        三、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开讲

        10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 在公共教学楼1603教室正式拉开序幕。第一讲的主题是“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与信仰之争”,由哲学院李秋零教授主讲,主要面向人文学部本科生。教务处洪大用处长主持了讲座第一讲的开讲仪式,希望同学们珍惜与名家面对面的宝贵机会,认真听讲,主动学习,开阔学科视野,拓展知识结构,为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是配合通识课程建设,加强通识教育的重要形式,主要面向本学部本科生开设,同时也欢迎跨学部学生听讲。本学期共开设11讲,主讲人分别是郑杭生、李秋零、黄卫平、孙郁、黄朴民、时殷弘、张杰、陈禹、鲍威、叶裕民、张曙光等教授,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经济、社会、法政、理工五个学部,他们围绕学科通识教育与同学们进行了直接交流,内容涉及了社会、文化、经济、科学等领域。

        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引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据讲座注册系统有关数据显示,本学期学生参加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注册共有2809人次,其中法政部类两讲486人次, 经济部类两讲600人次, 理工部类两讲 296 人次,人文部类三讲 900 人次,社会部类两讲 527 人次。另据现场抽样访谈和问卷调查,同学们普遍认为,通过参加系列公开讲座,扩大了知识面,拓展了学科视野,领略了名家风采,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四、深入开展“听课月”活动,高度重视课堂教学

        12月24日,今年“听课月”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听课月”活动,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多彩,再次强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秩序,凸显了对课堂教学的重视,促进了教师之间、教师与各级领导之间的交流,广泛倾听了学生意见,营造了“教师乐教,学生爱学,教学相长”的育人氛围,在全校师生中获得了良好的反映。

        2010年“听课月”期间,学校领导、各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机关部处负责人共听取本科课程289门次,其中学校领导14门次,教务处领导17门次,学院各级领导258门次。在各学院所听取的课程中,从授课教师职称结构来看,41门次的授课教师是教授,114门次的授课教师是副教授,100门次的授课教师是讲师,3门次的授课教师是外教;从课程类型看,125门次是专业课,94门次是学科基础课,16门次是全校共同课,23门次是全校选修课。

        根据对听课记录表14项指标的初步统计分析以及听课意见的反馈,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堂教学整体质量良好,教学运行顺畅有序。14项指标的较好率(含“较好”、“好”的评价)均超过90%,但是其中好评率(仅为“好”的评价)差别较大,好评率低的指标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包括:“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评价“好”的占47.14%),“教与学有机结合,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评价“好”的占61.5%);“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好”的占62.56%)。

        “听课月”期间,在深入课堂听课的同时,物理系、信息学院、哲学院等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教学座谈、教学问卷调查等交流互动活动。哲学院、文学院、国学院等19个学院自主开展了教学观摩活动,为教师呈现了多学科、多类别的观摩课堂,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教师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受到了教师的普遍欢迎。

        中国人民大学领导历来重视课堂教学,已经形成深入课堂听课的优良传统,逐步完善了三级听课制度。从2009年开始,为突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校长办公会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听课月”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2010年11月24日,学校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听课月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决定于即日起至12月中旬开展“听课月”活动。教务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院系做好“听课月”相关工作 ,同时,教务处积极开展常规听课和教学观摩活动,并对本次“听课月”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全面总结。

        五、加强专业建设,开展专业自查工作

        为加强中国人民大学部分专业建设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本学期全校工作部署,教务处组织部分专业开展自查,要求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习实践、教学效果、学生期望和就业等方面进行调查总结,查薄弱,促建设,利改进。

        本次专业自查范围主要有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理学院材料物理专业、外国语学院小语种各专业、艺术学院各专业、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信息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经济学院能源经济专业、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通过自查,各专业认真总结了经验与不足,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也为迎接新一轮评估做了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强化中国人民大学优势专业,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务处结合教育部的工作部署,组织经济学院、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就各自人才培养特色、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11月8日,配合教育部高教司刘贵芹副司长来中国人民大学调研,教务处组织召开了经管法学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专题座谈会。12月12日,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经管法学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指导意见》(讨论稿),上报教育部,提出要进一步确立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的中心地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分层分类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密切师生关系,进一步调动高等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政策建议。

        六、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启动国家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立项

        根据校长办公会有关决议和学校总体工作部署,教务处结合本科教学现状,认真研究并编制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预期指标,提出了现有基础和主要挑战,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措施,特别强调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学校“十年腾飞”的总体目标,适度控制本科生规模,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改革,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2010]48号)和《关于报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改办函[2010]4号)文件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有三个项目正式获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其中涉及本科人才培养的有两个项目:“改革经济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教务处组织经济学院、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文学院、哲学院、历史学院、国学院等相关学院对立项项目进行了细化论证,并按照立项要求认真编制了试点项目建设任务书。在此基础上,教务处将遵照纪宝成校长提出的“面上有效果,点上出典型”的总体思路,进一步重视全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重点做好实验班的相关工作。

        七、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展现人大特色

        6月,作为全国高校入选的仅有的两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参加了第十届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展览,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参观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成果,并给予高度评价。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创新项目还入选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优秀项目展览,并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质量工程中学生直接受益的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08年项目结项表彰会、优秀项目展览会及首届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创新论坛,加强项目指导与项目服务,积极探索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寻找加强研究型教学、实践型教学的最佳路径。

        2007-2009年,结合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项目资金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共有140个国家级项目、60个市级项目和147个校级项目投入运行,约1500名本科生参与其中,三年间平均每届学生受益面约为20%。为扩大学生受益面,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共设立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70项,较上年增加20项,受益本科生达到850人,受益面进一步扩大。

         在项目实施的基础上,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总结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项目实施理念,即强调着眼于“四个结合”——“与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与完善人才培养环节相结合、与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相结合、与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相结合”,切实地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作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八、质量工程一期项目总结验收顺利完成

         2010年,质量工程一期项目结束。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质量工程”总结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79号)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结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0]235号)要求,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对中国人民大学质量工程各类入选项目进行了认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分别形成2个总报告和11个分报告,共计9万多字,上报北京市教委和教育部,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

        从2007年教育部和2008年北京市“质量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努力,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共有质量工程国家级入选项目251个,具体包括: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8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0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有北京市“质量工程”入选项目194个,具体包括:1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4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8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北京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90个北京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上述项目覆盖了中国人民大学所有学科,其中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哲学等学科专业的项目比较集中,形成了整体合力;参与教师400多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23%,参与学生有2300多人(含校级项目),平均每年占学生总人数的21.2%。项目获得经费共3193万元(其中国家财政部专项经费1616万元,北京市共建经费1577万元)。

        九、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迈向新阶段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于1995年开始试点,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之中。15年来,教育部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了93个国家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由157所高校共同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首批建设高校之一,2010年,北京市教委首次启动北京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项目建设,中国人民大学申报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获准立项。

        11月27日-28日,受教育部委托,“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五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来自全国的110所高校的200余位学校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在回顾了15年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后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切实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上下功夫,在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上下功夫,在切实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上下功夫,努力开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纪宝成校长出席此次大会并作大会专题报告《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纪校长指出,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有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更应该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具有创新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是一种通才教育和通识教育,还是一种熏陶教育。我们要注重素质教育的人文性质并充分发挥其在人格养成上的作用,注重综合性的、反映人类文明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师以及校园环境的重要作用。

        教务处与学校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筹备了会务工作,并主动以此次会议主办为契机,全面回顾总结了中国人民大学素质教育实施十五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的若干建议,努力推动素质教育迈向新的阶段。

        十、第二届(2010年)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7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正式开学。暑期学校为期4周,校级核心课程于7月30日全部结束,暑期学校圆满落下帷幕。

        2010年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共有24个学院(系、部)开设105门校级核心课程。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课程数量大幅增加,课程结构有所调整,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在延续去年中国研究系列课程、学科通识及学科前沿系列课程和语言培训系列课程三大系列校级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中国发展系列”课程以及专门针对留学生的中国绘画、中国音乐、太极拳等课程。

        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校级核心课程由119名教师承担。其中除中国人民大学部分优秀师资外,有68名教师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近60所海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

        今年有3060人(3610人次)选修了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校级核心课程。其中,本校学生2780人,包括硕士生262人(含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95人)、博士生27人、本科生2491人。另有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名外校学生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学校校级核心课程学习。各学院积极组织开展了特色教学、暑期社会实习实践、实训、各类论坛、学术讲座及学术会议,校级学生交流活动等,共有5000多人次参加了暑期学校的上述相关活动。

        本着“再探索、再总结、再提升”的工作方针,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将进一步明晰课程定位、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式、完善工作程序、做好学生工作,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品牌化”,打造助力学校“十年腾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平台。

         十一、积极组织2010年本科生毕业和学位授予工作

        6月2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学校世纪馆隆重举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纪宝成教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袁卫教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林岗教授、王利明教授、杨慧林教授、吴晓求教授、郑杭生教授、王珊教授、陈岳教授等出席了学士学位授予仪。教务处处长洪大用教授主持了学位授予仪式。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副校长杨慧林教授宣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经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2010届本科毕业生2928人学士学位。其中哲学65人,经济学701人,法学487人,文学556人,历史学66人,理学110人,工学112人,管理学831人。

        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纪宝成教授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一起为所有其他学士学位获得者颁授了学位证书和学位绶带,并向学士学位获得者们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商学院院长伊志宏教授、经济学院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张冬洋同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自毛里求斯的留学生叶信秀同学代表教师和学士学位获得者发表了感言。

校友会地址 :

杭州市文三路369号文三数码大厦1201室 310012#

联系人:陶彩萍(专职秘书)

联系电话:0571-89938132 13819175330

zjrendaxiaoyouhui@163.com